王苏洋Blog 王苏洋的个人博客,一个爱折腾的普通人,记录,是为了不想遗忘。

现在都没人玩博客了

📃

王苏洋Blog
当前,博客仿佛已然变成一个略显陈旧的词汇了。受到短视频以及社交媒体所带来的猛烈冲击,人们大多更倾向于花费几分钟的时间去浏览若干条动态内容,而绝非是安安静静地去阅读一篇篇较长的文章。自建博客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了,毕竟要搭建并维护起一个独立的网站,那可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具备相应技术的,这显然要比在微博或者公众号上随随便便发一条内容要辛苦得多。然而即便情况如此,我却依旧觉得自建博客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所在,它是不应该被轻易地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掉的。

其一,自建博客乃是一处彻彻底底属于自己所有的空间所在。在诸如社交媒体这类平台上,所发布的内容往往会受到平台相应规则的诸多限制,甚至还极有可能会由于这样那样的某些缘由而遭到删除或者被采取限流的相关措施。然而博客则与之大不相同,它实实在在是个人思想得以自由驰骋的一方领地,在这里能够毫无任何干扰地去表达自身所秉持的观点,同时也可以用来记录日常生活当中的种种情况。不管是因为深度思考所产生的内容,又或者是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琐碎之事,均能够在这片空间当中寻觅到它们各自应有的归宿。而这种可以随心所欲进行表达的自由状态,是其他任何平台都难以给予提供的。

博客对于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是很有帮助的。我们知道,社交媒体所充斥的碎片化信息,往往会使得人们很难将注意力集中起来。撰写博客就不一样了,它需要去构思内容,还要精心组织语言,并且有时候还得反复地进行修改。而这样一个过程,其实就是对思维的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并且,那些阅读博客的人同样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益处。毕竟,篇幅较长的文章,通常相较于简短的消息而言,其逻辑性以及完整性都会更强一些,进而也能够给人带来更为深刻的思想启发。

自建博客无疑属于一种数字遗产范畴。多年之后再去翻看自己所写下的文字,那种感觉就如同在翻阅一本极具私人性质的日记一般,能够十分清晰地将个人成长的轨迹呈现在眼前。与之不同的是,社交媒体上面所发布的内容很可能会随着账号被废弃或者平台出现更迭等情况而彻底消失不见,然而独立博客倘若能够得到妥善且细致的维护,那么其内容便完全有可能实现长久的留存状态。

自建博客虽说并非不存在挑战,可流量颇为稀少、更新速度较为缓慢以及技术门槛等实际存在的问题,却并不足以否定其自身所具备的意义。博客很像是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比较契合那些甘愿去沉淀自我并且喜爱进行记录的人。在当下这个一心追求即时满足的时代当中,能够坚持持续撰写博客的人,反倒会显得格外珍贵。

虽说博客已然不再是主流的存在形式了,然而它依旧有着无可取代的价值所在。假设你内心渴望拥有一个实实在在属于自己所有的表达自我的空间,那么不妨去尝试着自建博客。它兴许是无法带来诸多的关注度的,不过却能够使你在周遭喧嚣纷扰的环境当中寻觅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

By 王苏洋 On
  1. 头像
    @
    😀赞同
    · Android · Chrome · 福建省
  2. 头像
    @
    这是一种追求和选择。
    根据二八定律,会上网的有两成喜欢博客的就不错了,然后喜欢博客的人中有两成选择自建博客……
    · Windows · Chrome · 贵州省
  3. 头像
    @
    其实也不能说没人玩博客,只是它有明确的圈子划分。若能融入其中一个圈子,你就会发现有许多和自己兴趣相投的人。而且博客的定位从一开始就很多元,既有分享技术的,也有记录生活的,还有其他各种类型。另外,早期的论坛帖子其实和博客也有一定关联,不过若从博客最初的定义——那位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提出者算起,它到现在也有相当长的历史了。虽说如今短视频的冲击确实很大,但博客依然有其存在的意义。
    · Android · Chrome · 福建省
  4. 头像
    @
    热爱就是意义啦,由衷希望博客这种极具情怀的互联网光点能存续,不被时间长流所磨灭。🥳
    · Android · Chrome · 广东省
  5. 头像
    @
    实际上现在年轻人建博客的越来越多了,无论是学习成本还是运营成本相比以前都低的多
    · MacOS · Safari · 四川省